第八十六章 黄泉

  酆都城位于云川省,云川省的地势很有特色。自东向西一路走低,像一道斜坡似的。到了酆都城便降到了海拔最低点,而后一道几乎呈直角的陡峭山崖终结了这一路下沉的地势。

  总体来说,就好像是沿着一道极为漫长的下坡,走到这面巨大的山崖前,确实像极了入地府的鬼门关。

  不过除了地势奇特外,白天这酆都城倒也像普通的凡人城镇一样,只是没那么繁华,人没那么多。善渊大师带着白小玄和蓝心蕙走到这面山崖前停住了。

  白小玄抬头看着山崖上用朱砂刻着“黄泉”二字,惊讶地问道:“这里就是黄泉路?”

  善渊大师点点头,表示肯定。白小玄看着周围还有凡人来来往往,小摊小贩还在崖前摆摊叫卖,这真的是通往地府的黄泉路?路在哪儿?

  善渊大师看出白小玄眼中的不解,安慰道:“我们在此等,等天黑。”

  蓝心蕙四下看了看,而后盯着这面石壁上下打量,说道:“此处虽是人间,但阴气比其他地方重得多。这面石壁看似厚重坚硬,但我却又好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。”

  善渊大师点点头:“蓝圣女果然是天生通幽之人,感知非常敏锐。”

  蓝心蕙拱手谦虚道:“圣女的称呼不敢当。大师,您喊我小蓝或者小蕙都行。”

  善渊大师笑道:“那老衲就称呼你蓝姑娘吧。蓝姑娘所言极是,这里乃是人间与地府的连接处,所以阴气较盛。这面石壁便是地府入口,现在看来是一片坚硬的岩石,等到了晚上,便知分晓了。”

  白小玄听了善渊大师和蓝心蕙的解释,便安心在此等候天黑。

  当夕阳最后一丝余晖从地平线上消失,夜幕开始降临之时,白小玄从入定中睁开眼,发现白天这里还熙熙攘攘有些人烟,此时刚一天黑这里便一片空旷寂静,只剩自己三人。而且这里也不算偏僻,但竟没有一间屋舍一盏明灯,路的两旁连路灯都没有。

  高高的山崖隐没在夜色中,慢慢与夜色融为一片,倒是血红的“黄泉”二字却越来越明显,似乎还越来越亮。

  善渊大师一直闭目诵经,直到月亮升到最顶上,他才蓦然睁开眼,眼中似有佛光射出。他不知从何处掏出一盏莲花座佛灯,应是之前所说的佛门法宝正法明灯,手中结印,口中念诀。正法明灯散发出淡黄色的柔和的佛光,将己方三人笼罩住。

  而后,善渊大师说道:“走吧,我们进入这黄泉路。”说完,一步踏入眼前已看不见石壁的黑暗中。

  一入这黄泉之路,白小玄便感觉自己与西沉之海的感应断了。看来这地府的空间规则很特别,不能使用洞府空间,不过仍然可以使用储物戒指的空间。

  三人行走在这片漫无边际的黑暗中,在正法明灯有限的光芒照射下,感觉周围应是一片荒芜之地,似是还有风沙吹过。善渊大师开路,蓝心蕙在中间,白小玄断后,三人就这么大概走了一个小时,极度死寂和荒芜让这一个小时显得非常枯燥漫长。

  蓝心蕙忽然稍稍停了停脚步,低声说道:“前面有异样。”

  白小玄运起法力,极力向前方黑暗中看去,但似乎仍然什么也看不见。善渊大师给了个继续向前走的手势,三人脚步放缓。

  此时前方忽然慢慢出现了莹莹的幽光,而且越来越多。这种幽光一看就像凡间的火光或灯光,蓝汪汪的,毫无热力。借着幽光越来越多,白小玄发现前面有一条河,河上有一座桥。那些幽光正排着队一个个从桥上通过。

  “我看到了很多鬼魂,提着蓝色的灯笼,正在通过那座桥。”蓝心蕙说道。

  原来那些幽光是鬼魂提着的蓝色灯笼,只是善渊和白小玄看不见鬼魂之体,所以以为是幽光。

  “看来我们应该是来到了忘川河和奈何桥。”善渊大师说道:“忘川河是地府与人间的分界,过了奈何桥才算是真正进入地府。不过奈何桥上有孟婆把守,她乃是鬼将级别的高手,你们要多加小心。”

  三人继续前行,逐渐靠近奈何桥,但忘川河上飘着一股充满腥气的黄雾,让人看不清河对岸的情况。

  走近忘川河,白小玄见到河水呈血黄色,像煮开了锅的水一样翻腾着,桥上漂浮着的黄色腥臭雾气便是如此而来。

  蓝心蕙也朝河水中看了一眼,她的通幽之眼看去,忘川河中密密麻麻全是虫蛇毒物,还有很多挣扎着向上爬的人的手臂,景象非常可怖。她心中大惊,不由自主地向后退了一步,往白小玄身旁靠了靠,拉住他的衣袖。

  看来是不能从这忘川河水中硬闯,只能老老实实从奈何桥上过。奈何桥并不窄,只是鬼魂们都很有纪律地排成一排,慢慢悠悠地走在桥的一侧。于是三人贴着桥的另一侧走上奈何桥。

  奈何桥是一座拱桥,当三人走到桥中心时,便能看清忘川河对岸的情形了。

  那边不再是荒芜死寂的一片,但透着另一种诡异和惊悚。沿着忘川河边种满了血红色的花,这种花竟只有花,没有叶子,血红一片,看上去极具视觉冲击力。

  桥头一块散发着白色荧光的石头上坐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,披头散发,看不清面容,颤颤巍巍地拿着个巨大的勺子在一口大锅里搅动着,似在熬汤,看来这应该便是传说中的孟婆。不远处有一道高高的城门,挂着红灯笼。

  见那桥头的白发老婆婆埋头熬汤,似是并不理会他们,该是有可趁之机吧。

  一向稳重老实的善渊大师这时躲在暗处给他俩使了个颜色,意思是欺负老太婆老眼昏花,准备带着他俩偷偷摸摸过桥。

  正当白小玄、善渊和蓝心蕙三人摸摸索索地贴着桥的另一边行动时,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:“你们三人并非生魂,不能跨过这忘川河。”

  见孟婆发话了,便知她根本就没有老眼昏花,此招失败!

  见无法隐藏行踪,三人停下脚步,善渊大师向白小玄使了个眼色,让他上前答话。虽然人鬼殊途,但审美应该是一致的。不管是人是鬼,见到美貌之人总是心情好些吧。

  于是白小玄上前,向着孟婆拱手弯腰行礼道:“我们三人此次前来地府,是想要寻一些线索救人,还望孟婆通融。”

  孟婆手中未停,仍然低头熬汤,口中说道:“我知道你们三人并非凡人,不过也要考虑清楚了。跨过这忘川河就是阴曹地府,不是可以随便进出的地方。”

  白小玄说道:“多谢孟婆提醒,但我要救一个对我非常重要的人,哪怕是以命换命,我都要去闯一闯。”

  孟婆继续说道:“生死有命,自有定数,强求不得。”

  白小玄想了想答道:“我辈修仙之人,本就是逆天而为,对于这生死之数,必须得争一争才行。”

  孟婆哼了一声:“冥顽不灵,跟你身边这秃驴一样啰嗦,你们走吧,不要再烦我了。”说罢,继续头也不抬地熬汤。

  想来这地府幻境恶劣,孟婆日复一日在此熬汤接引生魂,过得枯燥乏味,脾气自然也是不太好的。二来,感觉孟婆不喜欢秃驴,不知道是因为颜值,还是佛门与地府有宿怨。

  白小玄见孟婆一头银发披散着,心念一动,从储物戒指中拿出一支流光溢彩的银钗,恭恭敬敬地双手奉上,道:“多谢孟婆放行。”

  孟婆没说话,停下了手上的事情,放下勺子,转过身来,却并未伸手接。

  见孟婆没动静,白小玄忍不住抬头一看,却见眼前的孟婆虽一头银发,却无半点皱纹,面容如二八少女般娇艳明丽,一双大眼睛正直勾勾地看着白小玄。

  白小玄原以为孟婆年纪苍老,赠她银钗,只是因心中恻隐怜悯之意,以及感谢她放行。如今见孟婆原身竟是一位貌美的年轻姑娘,担心此举唐突,引发误会,正准备收回银钗解释一下。

  “送给我的?”孟婆却飞快地一伸手,接过银钗,如每一个见到精美珠宝首饰的少女一般,面露喜色,仔细端详,而此时的声音也不再像之前一样苍老沙哑,恢复了少女清脆动听的嗓音。

  白小玄见孟婆已经接了银钗,看来是不好再收回,想了想又再次拱手拜谢道:“谢谢前辈放行,那我等告辞了。”

  见孟婆没再理会他们,而是像得到了玩具的小孩一样专注地翻来覆去地看着手中的银钗,白小玄三人正准备转身走下奈何桥。

  孟婆忽然说道:“慢着,既然你送了我礼物,我便回赠你几株曼陀罗吧。”然后一招手摘了三朵忘川河畔的血色红花,递给白小玄。

  白小玄有些愕然,不过他立刻上前双手接过曼陀罗花,再次拜谢。

  孟婆一双明亮的眼睛看了看他,而后转身回到熬汤的锅边,又开始继续工作了,仿佛刚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