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二章:赎回玉簪

  铺子开着,里面没什么客人。

  铺子摆设也很简单。入门左手放置一张方桌,上面摆着一套茶具。桌子两旁各有一把椅子后面放置着屏风,雕刻这镂空花纹。

  右手则放着柜台。两边中间留有一尺宽的小道,供客人行走。

  整个店的装置简单却不失雅致。

  里面一个店员在对着账簿拨弄算盘,另一个店员则拿着布擦抹陈列品上的灰尘。

  卢月好奇,不知道卢旭带她过来干什么。

  卢旭抬步走进去,卢月紧跟其后,里面的店员都望向他们。其中一个店员反应过来,快步迎上去,带着标准的笑容说:“客官,您是要当东西还是要赎东西呢?”

  卢旭不语,从怀里拿出当票递给他。

  店员接过,看了看,转手交给柜台上另一个店员。

  最后店员拿出一支浑身通透的玉簪子递给卢旭,说:“之前约好的当期是三年,赎银三十两,钱物两清。”

  卢旭听完,从背包翻出钱袋,数出三十两给店员,接过簪子装好放进怀里。

  走出铺子,卢月才明白这间是当铺,想来后面那两字应是‘当’和‘行’字吧。‘铺’字她认识。

  她知道这簪子,以前娘在世的时候一直戴着,听说是太奶奶传给她的,这也是娘身上唯一的嫁妆。

  后来,娘病重,便拿去当了。

  提起娘,她的心情一下子低落,却不敢在卢旭面前表现出来。

  她曾经见证过他们的爱情,看着他们如何地相亲相爱。

  曾经爹也是会笑的。虽然爹性情冷淡。但每天打猎回来,看着娘一人在家忙前忙后,爹是即心疼又欣慰,所以他再辛苦也总是在娘面前一副言笑晏晏的样。

  但自从娘病重,从不落泪的爹,每天偷偷背着娘掉眼泪。娘走的那一刻,爹更是失声大哭。她从没见过这样的爹。

  也自那以后,爹从没真心笑过。

  所以她不敢,也不愿在卢旭面前主动提起娘,也从不在他面前低落。

  卢月强迫自己抹去心里的低落,脸上挂着笑,拉着卢旭的衣袖,撒娇道:“爹,我们现在要去哪啊?可以去街上玩么?”

  卢旭看着今天分外兴奋的卢月,内心一片柔软,温和地说:“月儿想去,就去。”

  “嗯。”卢月兴奋地拉着卢旭往街上走。

  街上——早市已开,街上人来人往,周围许多小贩在大声叫卖。

  街道摆档很多,各式各样的都有:卖小吃的,卖胭脂水粉的,卖小饰品的,卖古玩等等。

  卢月开始还能规规矩矩跟着卢旭在旁边看。但随着越来越多有趣的东西出现,卢月便挣开卢旭的手自己看。而卢旭任由着她来,只是默默在旁边顾着。

  一旁,卢月在一摊卖小孩玩具地方看着,手里拿着一个木刻的小人爱不释手地玩着。

  那个小人很是小巧,还没卢月的巴掌那么长,却刻画地栩栩如生,左手持刀枪,戴着官帽,顶着二郎神标志的三只眼。特别是那只眼睛,仿佛在犀利看着你,就像他站在你面前一样。

  卢月拿起来就不想放下。

  摊上是一位中年大叔,粗布烂衣,却很整洁。看着卢月爱不释手的样子,慈祥地说:“小姑娘,你很喜欢么?”

  “嗯。”卢月点头,还在摸。

  “那本来是老朽没事的时候雕给孙子的,刻了两个,多出一个就顺便拿出来卖了。也不值几个钱,既然你那么喜欢,三文钱拿去吧。”大叔慈祥和蔼地道。

  “真的么?”卢月兴奋的说,声音之大,把周围的人都惊了一下。

  卢月压抑着兴奋,赶忙捂嘴,又低声问了一遍:“老伯,是真的么?”

  “呵呵呵,当然是真的。”老伯看着卢月眼里闪过的星光,忍不住笑道。

  卢月兴奋地从背后拉过卢旭,抬头看到来人,却被怔住了。